|
課程介紹(一)
教學目標規劃培育學生具備理論知識與實務能力之機械設計、製造與自動化之專業基礎技術人才。同時依據教學目標制定本系核心能力: 一、智慧機械製程技術能力。
課程規劃發展架構除配合校及院核心能力而規畫有共同必修及院訂專業必修外,配合系教學目標規劃系課程,其中共同必修25學分、通識博雅課程12學分、院訂專業必修6學分、專業必修37學分及專業選修48學分。依據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分別針對「基礎扎根課程」與「特色專長課程」及「整合實作課程」三部分來說明: 一、基礎核心課程:課程著重在學生機械相關基礎能力之訓練,主要課程有靜力學(2學分)、動力學(2學分)、材料力學(2學分)、熱力學(2學分)、機動學(2學分)、圖學(2學分)、工程材料(3學分)等基礎科目。 二、專業特色課程: 配合核心能力著重學生學生實習需要及學生技職專業技術能力,規劃課程說明如下: (一)智慧機械製程:機電整合與實習(2學分)、程式設計(2學分)、液氣壓學與實習(2學分)、智慧機械實務(3學分)。 (二)機械設計及繪圖: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2學分)、電腦立體繪圖(2學分)、電腦輔助設計(3學分)、塑膠模設計(3學分)。 (三)機密製造技術:自動化製造與實習(2學分)、製造學(2學分)、機械加工實務(2學分)、數控工具機與實習(3學分)、電腦輔助製造(3學分)。 三、整合實作課程:針對各項技術進行整合實作,與產業界接軌達到提高學生就業力之目標,每位學生除了要有專題製作成果外,大四讓學生到產業界實習,除了讓學生有產業經驗外,也提供學校課程開設之重要參考。 ![]() 並依照核心能力進行規劃課程,課程統計表如下:
機械工程系各學制班級課程開設架構統計表
![]() 瀏覽數
![]() |